
赵永刚
博士、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音系学、语音学、句法学)
本科课程:英语语言学导论、语用学、英语语音学与音系学、语言与社会等
研究生课程:音系学、语音学、句法学、语言学概论
博士生课程:音系学前沿导读、生成语法理论前沿导读
电子邮箱:zhaoyonggang@xisu.edu.cn
电话:15619311986
个人网页: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Yonggang_Zhao3
个人简介
赵永刚,1975年2月出生,陕西省丹凤县人,民盟盟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民盟西安外国语大学委员会副主委,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音系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陕西省语言学会理事,教育部学位论文盲评专家、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专家库专家、中青年社科人才库专家,“西外学者”中青年拔尖人才。主要从事音系学、语音学和句法学的理论及应用研究。1999年7月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8年7月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2013年8月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语言学系师从国际著名音系学家Harry van der Hulst教授做访问学者。1999年7月至2010年9月在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工作,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工作,2014年3月至今在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2000年取得助教任职资格,2004年任讲师,2010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18年晋升为教授。
科研方面,在《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外语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学刊》、《外国语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山东外语教学》、《学术探索》、《文艺理论与批评》、《宁夏大学学报》、《河南社会科学》、《湖北社会科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等重要及普通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待出版译著2部。主持科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项、陕西省社科项目2项、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外教社“世界语言与文化研究”重点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项、陕西人民出版社委托横向项目1项、校级重点项目3项、校级一般项目1项。另外,参与科研项目10项,其中国家社科项目2项,国家社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3项、陕西省社科项目1项、陕西省社科联重大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1项,横向科研项目1项。2021年获得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2022年获得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
教学方面,先后主讲过英语专业本科高级英语、初级写作、英语语音学与音系学、语义学、语用学、英语语言学导论、语言与社会,研究生语言学导论、音系学、语音学,博士生音系学前沿专题、现代语言学前沿专题等多门专业基础和理论课程。“英语语言学导论”入选省级线上一流课程,主持校级教改项目2项,教材项目1项,负责信息化建设课程“英语语言学导论”课程1项,主持申报并成功获批“语言学”本科专业,参与本科和研究生教改和实践项目多项,“英语语言学导论”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语言学导论”课程获批校级一流课程,“英语语音学与音系学”入选学校首批“一流课程和优质课程”名单。
科学研究
1. 科研成果及著作
学术论文:
[1] 认知视域下基于参数的言据性语义模式在学术语篇分析中的可行性研究.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 (11): 15-24.
[2] 自然话语中致歉语“不好意思”的韵律—语用界面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中文核心). 2024, (4): 20-31.
[3] 国内音系学研究的可视化分析(2001-2021) [J]. 《安顺学院学报》. 2024, (2): 66-72. (第二作者)
[4] 计算音系学:原理、方法及未来发展 [J]. 《外国语文》(中文核心). 2023, (6): 69-83.
[5] 英汉软腭塞音软化现象对比分析 [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中文核心 CSSCI). 2023, (5): 1-10.
[6] 手语音系结构模型的特征架构分析 [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中文核心 CSSCI扩展版). 2023, (2): 8-13+34.
[7] 新读写理论视角下AEE系统反馈对英语写作的有效性研究 [J]. 《外语界》 (中文核心CSSCI). 2020, (4): 88-96. (第二作者)
[8] 手语音节与语素结构的类型学考察 [J]. 《外语教学》 (中文核心CSSCI). 2020, (1): 22-28.(2020年第6期人大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
[9] 二语音系学与音系习得的几个理论问题 [J]. 《外语学刊》(CSSCI扩展版 中文核心). 2019, (6): 61-70.
[10] 焦点和话题结构的音系-句法接口理论:阐释、反思与展望 [J]. 《外语与外语教学》(中文核心CSSCI). 2019, (2): 52-62.
[11] 语言的进化与生物语言学进路诠疏——兼评《为什么只有我们:语言与进化》[J]. 《学术探索》(中文核心). 2018, (6): 107-116.
[12] 句法-音系的交互与汉语韵律层级理论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 40, (2): 23-44.
[13] 汉语的连读变调与陕西方言单字调的区域性差异 [J]. 《外国语文研究》. 2017, (4): 2-13.
[14] 音系学、语音学与语音教学 [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 (4): 40-55.(第二作者)
[15] 最简方案视域的韵律-句法接口研究理论疏略 [J]. 《外语研究》 (中文核心CSSCI). 2017,161 (1): 32-39.
[16] 陕西方言“biang”字的拟声理据及成音节性分析 [J]. 《当代外语研究》. 2016, 424 (4): 27-34.
[17] 韵律结构音系-句法接口研究:问题、目标及对策 [J]. 《外语教学》(中文核心 CSSCI). 2016, 37 (4): 24-29.
[18] 论韩礼德的音系观 [J].《外国语文》(中文核心). 2015, (3): 76-83.
[19] 韵律结构的音系-句法接口研究: 回顾与展望 [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14, (4): 341-348.
[20] 音系底层形式的界定:规则交互和制约等级排列 [J].《当代外语研究》, 2012, (10): 14-18+73.
[21] 论音系学的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 [J].《河南社会科学》(中文核心CSSCI),2012, (5): 84-86.
[22] 认知音系学:认知科学与音系理论的交互研究 [J]. 《外语教学》(中文核心CSSCI), 2012, (1): 38-41.
[23] 普通话评价的地域标准 [A].《澳门语言文化研究(论文集)(2010)》. 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2011年11月,第二作者.
[24] 当代文学批评的语料库语言学方法探索 [J]. 《湖北社会科学》(中文核心 CSSCI扩展版), 2011, (4): 131-133.
[25] 语篇分析整体论下的文学批评 [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0, (4): 21-24.
[26] 文学批评的多模态方法探究 [J]. 《河南社会科学》(中文核心CSSCI), 2010, (5): 175-177.
[27] 认知语言学观照下的文学批评 [J].《宁夏大学学报》(中文核心CSSCI扩展版),2010, (1): 152-155.
[28] 文学语用学:文学批评理论的新动向——试析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 [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0, (1): 96-101.
[29] 合作性学习策略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9, (3): 172-173.
[30] 文学语言的特征及其认知分析 [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9, (5): 110-111.
[31] 当代文学批评的语言学转向及动态 [J].《文艺理论与批评》(中文核心 CSSCI), 2008, (6): 103-106.
[32] 中小学英语教师再教育问题研究 [J].《教学与管理》(中文核心), 2008, (4): 34-36.
[33] 甘露换来李满园 真爱消融千年冰——美国电影《自由作家》评介 [J]. 《电影评介》(中文核心),2008, (2): 45-46.
[34] 转换生成语法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J]. 《鸡西大学学报》, 2007, (6): 66-67+55.
[35] 论文学批评与语言学的交融 [J].《山东文学》(中文核心),2007, (12): 86-88.
[36] 语言学: 当代文学批评的新走向 [J].《文艺理论与批评》(中文核心CSSCI扩展版),2007, (6): 117-119.
[37] 英语动词短语和短语动词的句法学分析 [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 (6): 81-82.
[38] 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走向 [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7, (4): 90-93.
[39] 建构主义理论对英语写作教学启示 [J].《教学与管理》(中文核心),2007, (10): 86-87.
[40] 论科技翻译中谴词造句的方法及美学追求 [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 (5): 101-103.
[41] 文化意象的翻译及平等交流 [J].《内江科技》,2007, (9): 67+94.
[42] 英汉歉语言语行为的语用对比研究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CSSCI扩展版),2007, (4): 130-133.
[43] 英语词汇学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几点启示 [J].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3, (3): 96-97.
[44] 英语口语能力提高的策略与方法探微 [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2005年增刊.
[45] 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及写作创造方法初探 [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2003年增刊.
出版专(译)著:
[1]《英汉韵律结构的音系-句法接口研究:理论与实践》(专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5月;
[2]《音系类型学》(译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25年待出;
[3]《动荡国度:没有王权的英国》(译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25年待出;
[4]《基于生成音系学及汉英音系-句法界面的韵律结构研究》(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5待出。
2. 主持科研类项目
[1] 主持西藏民族大学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24年度“一校帮一院”专项招标课题:MCC协议背景下尼泊尔《坎蒂普尔日报》涉藏报道分析(2022年-2026年)(项目编号:XT-ZB202502),在研;
[2] 主持2024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早期预测与干预的汉英音系加工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024K023),在研;
[3] 主持2023年国家语委科研基地暨国家语言文字智库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外教社“世界语言与文化研究”重点项目:构式语法视域下的汉英音系对比研究(项目编号:WYZL2023TX0011),在研;
[4] 主持2022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委托横向项目:西方历史文化畅销著作译介与整理(合同编号:H2022101),在研;
[5] 主持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规划项目:基于生成音系学的汉英韵律结构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8BYY014),已结题;
[6] 主持2018年度西安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重点项目:二语音系学视域下关中方言对英语语音感知能力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8XWA01),已结题;
[7] 主持2015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韵律音系学的陕西方言韵律研究(项目编号:2015K005),优秀结题;
[8] 主持2015年陕西省教育厅社会科学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陕西方言韵律结构的音系句法接口研究(项目编号:15JK1613),已结题;
[9] 主持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英汉韵律结构音系-句法接口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4YJC740124),已结题;
[10] 主持2009年陕西省教育厅社会科学专项科研计划项目:文学批评的语言学转向及动态研究(项目编号:09JK025),已结题;
[11] 主持2009年度校级重点项目:文学批评的多模态方法研究(项目编号:ZK0997),已结题;
[12] 主持2008年度校级重点项目:当代文学批评的语言学转向及动态研究(项目编号:ZK0879),已结题;
[13] 主持2007年度校级一般项目:外语教师的再教育问题研究(项目编号:YK0733),已结题;
3. 参与科研类项目
[1] 参与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规划项目: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语篇韵律障碍及干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3BYY192),在研;
[2] 参与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规划项目:《英语音系》的翻译与研究(项目编号:18BYY029),良好结题;
[3] 参与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研究》(项目编号:20WYYB007),在研;
[4] 参与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三语音系习得研究:以彝族学生英语语调为例(项目编号:19XJC740004),第一参与人,已结题;
[5] 参与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韵律音系学研究:以成都话为例(项目编号:13YJC740074),已结题;
[6] 参与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于批评架构分析的澳洲土著文学民族认同书写嬗变研究,在研,3/6;
[7] 参与2019年陕西省社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三语习得和二语习得认知规律的语言迁移对比研究,在研,2/5;
[8] 参与陕西省教育厅2020年度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过渡语语用学视角下的道歉言语行为韵律特征研究,在研,2/2。
[9] 参与2021年学校与西安攀登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横向项目: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的人工智能多语种语料库开发,已结题,2/5。
[10] 参与2012年度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背景下西安公务员英语素质提升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2Z001),已结题;
教学研究
1. 主持教学类项目:
[1] 2024年“英语语言学导论”课程获批陕西省一流课程;
[2] 2022年申报并获批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新时代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2XWYJGA04);
[3] 2021年《简明语音学教程》获批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教材建设资助项目;
[4] 2021年“语言学导论”课程获批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一流课程,参与人:李晶晶、李燕、胡春梅、原萍、林琳;
[5] 2021年申报并获批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急外语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一般项目;
[6] 2020年“英语语音学与音系学”入选西安外国语大学首批“一流课程和优质课程”名单(编号:YK2019096),参与人:李晶晶、胡春梅;
[7] 2019年“英语语言学导论”获批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信息化建设MOOC课程(2019MOOC02)(该课程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课程,“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UMOOCS)”课程),课程网站:
a. 英语语言学导论—智慧树网 (zhihuishu.com)
b. 英语语言学导论 - 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UMOOCs) (unipus.cn)
c. 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smartedu.cn)
[8] 2019年作为专业负责人申报并获批“语言学”本科专业;
[9] 2018年作为主要参与人申报并获批“英语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
2. 参与教学类项目:
[1] 参与西安外国语大学2022年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外语类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究”(编号:22XWYJGA07)一般项目1项,主持人马俊杰,2/7;
[2] 参与2021年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背景下英语类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编号:21BG035)重点攻关项目1项,主持人南健翀,4/5;
[3] 参与2021年校级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富媒体时代校际间网络资源共享及合作学习模式研究”(编号:XWK21YB14)一般项目1项,主持人张蕊;
[4] 参与2021年校级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英语类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编号:XWK21ZG01)重大攻关项目1项,主持人南健翀;
[5] 参与2021年西安外国语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背景下英语类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重大项目1项,主持人南健翀;
[6] 参与西安外国语大学2020年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生质性研究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一般项目1项,主持人姜占好;
[7] 参与西安外国语大学2020年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外语学科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教育神经科学视角”一般项目1项,主持人杨毅隆。
[8] 参与2018年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媒体语境下基于“设计学习”理论的外语本科生多元读写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项目1项,主持人雷茜,4/6;
获奖情况
[1] 2023年获得优秀本科生论文指导教师(朱筱琳、周鹭);
[2] 2022年“‘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英语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得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7/10;
[3] 2022年获得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4] 2022年被民盟陕西省委评为“盟务工作先进个人”;
[5] 2021年获得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6] 2020年被评为西安外国语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7] 2020年被民盟陕西省委评为“盟务工作先进个人”;
[8] 2018年被评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优秀教师”;
[9] 2012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10] 2012年度同济大学“光华奖学金”;
[11] 2011年度同济大学“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12] 2011年获同济大学第六届“学术先锋”提名奖等奖项;
[13] 2009年获中共宝鸡市委、宝鸡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